媒体中心

建设“世界河钢”的强大信心

2017-06-23 17:46:59来源:《河钢》

曾演绎着东西方文明交融的驼铃古道,重焕活力。“一带一路”倡议,正在将全球打造为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

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大幕已经开启。

舞台中央,以“代表民族工业,担当国家角色”为己任的河钢,正以国际化姿态与“一带一路”倡议同频共振,向着建设最具竞争力钢铁企业目标奋力前行。

提升顺势而为的全球化发展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到河钢塞尔维亚公司视察,标志着国家对集团整体工作,特别是对集团国际化战略的肯定,为我们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让我们进一步坚定了打造全球性钢铁企业的信心和决心

513日,集团董事长于勇在北京与斯洛伐克经济部长彼得·济加举行会晤时表示,河钢十分看好斯洛伐克未来的发展,在适当的时机,会选择在斯洛伐克进行投资。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集团高度契合国家战略,将发展触角延伸到欧洲腹地,并频频落子,国际化脚步越来越快。

集团国际化步伐愈加坚定从容,来自于河钢塞尔维亚公司的成功实践。

去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河钢塞尔维亚公司视察,对集团国际化战略给予肯定,对将河钢塞尔维亚公司打造成“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中东欧国际产能合作样板工程提出殷切希望。

该公司是集团首个海外全产业链生产制造基地,也是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钢铁企业在欧洲收购的首个钢铁项目,肩负着为中国企业借助“一带一路”更好地“走出去”提供借鉴、发挥示范作用的重要使命。同时,该公司所在之地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中部,是连接欧洲和亚洲,中东和非洲的陆路必经之地。通过在此布局,使集团在中东欧拥有了本土化“全球制造平台”,为集团挺进欧洲地区,加快实施全球战略提供重要支撑。

然而,此前钢厂已经连续多年亏损。要使一个深陷亏损泥潭的企业快速走出困境,着实考验着集团国际化经营、业务改善,以及资源配置和整合能力。

企业未来能走多远,自身的定位很关键。

去年6月份,在项目交割前,于勇董事长在与河钢塞尔维亚公司管理团队座谈时明确提出,“大家必须意识到,这个企业不是我们帮忙的一个企业,也不是我们临时给予技术咨询的企业,而是实实在在我们自己的企业。”

在这一理念指引下,“让企业快速恢复活力并赢得未来”成为每个参与项目人员的共同目标。

在企业海外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面对不同地区法律、经济、文化等不同经营环境带来的挑战。集团在接管该钢厂过程中,同样遇到了其他企业也曾有过的“水土不服”问题。

面对挑战,河钢人从来都不缺少解决问题的智慧。在对钢厂进行深刻解读后,集团清醒地认识到,虽然钢厂暂时陷入了困境,但是这个企业在多年的市场历练中沉淀了许多先进的制度和理念,尤其是拥有了一支优秀的团队。集团提出,绝不轻易触碰原有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流程,必须依靠塞方员工把这个企业管好。

集团缜密部署、统筹谋划,围绕将该公司打造成欧洲最具竞争力钢铁企业这一目标,制定了运营管理方案,以及未来一年半时间的阶段性经营目标,创新提出“利益本地化、用人本地化、文化本地化”的“三个本地化”原则。在此基础上,集团将先进的管理、技术、资源等优势,与钢厂原有的管理制度、管理流程,以及客户理念等优势有机结合,真正发挥各自所长,实现了优势互补。

资源配置能力的强弱,是影响企业竞争力至关重要的因素。

此前,斯梅代雷沃钢厂是区域性钢铁企业,采购半径相对较小,制约了自身资源配置能力。

集团充分发挥多年来全球化过程中培育起的强大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依托河钢德高的全球营销和服务平台,为该公司带来了优质的原料资源和珍贵的高端客户资源,有力促进了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仅用半年时间,河钢塞尔维亚公司就实现扭亏,今年以来生产经营持续向好。

在河钢塞尔维亚公司快速恢复活力的同时,集团也在不断提升国际化发展能力,进一步坚定了 “路径自信”。    

正如于勇董事长在回答如何应对全球化挑战时所言,“一个企业国际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自身的成长性和顺势而为的能力。当拥有这个能力后,企业在任何一个地方都会培养出自身的竞争力。”

向世界展现影响力

必须加快“走出去”步伐,实现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在全球拥有自己的市场和客户,代表民族工业、代表国家,向世界展现影响力

 “河钢斯梅代雷沃钢厂是中塞两国共建、共享‘一带一路’倡议的早期成果,对于中东欧乃至整个欧洲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具有示范作用。”近日,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李满长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作为世界最大的钢铁材料制造商与综合服务商之一,集团一直将“代表民族工业,担当国家角色 ”作为自身使命和目标。

“加快走出去步伐,代表民族工业、代表国家向世界展现影响力。这不仅是一个钢铁企业置身国内实施‘差异化’战略的体现,也是一个行业置身全球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已成为全体河钢人的共识。

正是基于这样的战略考量和责任担当,近年来,集团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加快产业链全球化布局,参与全球资源配置,深化国际产能合作,打造“全球拥有资源、全球拥有市场、全球拥有客户”的“世界河钢”。

通过控股德高,集团一举拥有了全球最大的营销网络和金融贸易平台、资源配置平台、国际化人才整合平台,拥有了世界上最前沿的风险控制、金融管理、商业网络、管理架构的高端人才,以及世界级品牌和良好的商誉,成为世界上营销网络最发达的钢铁企业之一。

如今,集团在全球五大洲都有投资和合作伙伴,在110多个国家有战略伙伴和客户,西门子、卡特彼勒、海尔等越来越多的世界级巨头,融入到河钢的“朋友圈”,并逐步建立起稳固的合作关系。

凭借成功控股德高公司,以及在欧洲其他项目投资中为推进中欧企业合作共赢所发挥的显著作用,集团在去年10月召开的迄今为止中国最大规模跨境投资盛会——第七届国际资本峰会(ICC)上,被授予中欧企业合作大奖,成为国际资本峰会创办8年以来,我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制造性企业。

这是仅仅时隔9天,集团再次荣获的国际性大奖。正如此前作为国内唯一企业荣获世界钢协年度“可持续发展卓越奖”一样,此次获奖,河钢同样是国内唯一获得此项殊荣的企业。

“走出去”,绝不仅仅是为了在海外拥有更多资源、客户,以及更大的市场。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在海外市场的发展,把中国企业在世界上的品牌形象树立起来。

在全球布局进程中,集团始终坚持携手共赢的理念,不仅提升了企业自身的竞争力,更有力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作为集团海外布局的另一“重子”,河钢南非PMC公司自集团主导运营以来,通过提高工作标准,挖掘内部潜力,最大限度配置好现有的资源,使生产经营在短短两三年时间达到相当高的高度。2016年,在全球资源类企业大面积亏损的严峻形势下,该公司成为南非唯一一家逆势盈利的企业。

从叩开世界的大门,到逐步融入世界,再到向世界贡献河钢力量……在世界钢铁舞台上,快速崛起的河钢正不断占据重要席位,担当重要角色。

31820日,以“中国与世界:经济转型和结构改革”为主题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在北京举行。中国政府高层领导、全球商界领袖、国际组织和中外学者,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全球化等一系列重大议题进行探讨。集团董事长于勇应邀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经济峰会”,并围绕制造业全球布局新趋势发出河钢声音。

如今,集团的影响力已经成为重要的无形资产,集团在钢铁行业中获得了国内最好的金融支持,同时,国家相关部委对集团给予了高度支持。330日,集团在境外成功发行3年期5亿美元高等级无抵押无评级固息债券,创国内相关企业中无评级债券中的最低定价。

集团在全球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为集团职工成长搭建了更加广阔的舞台。411日,在北京举行的第11届模拟炼钢挑战赛世界总决赛上,集团职工周文涛摘下了职业组桂冠,向世界展示了河钢青年职工的风采。

“世界河钢”的发展成果和发展势头越来越得到社会认可。

在近日公布的中国钢铁企业品牌排行榜中,集团位列钢铁行业十大卓越品牌第二位。截至目前,集团已连续8次上榜《财富》杂志世界五百强名单,排名从最初的375位大幅提升到目前的201位。

阔步走向世界

河钢建设最具竞争力钢铁企业,需要融入世界,成为世界的河钢,共同创造并共同分享世界钢铁工业进步的成果。全球化为河钢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让河钢获得了全新的发展路径

一个世界性的企业,一定是一个开放、包容性的企业。

国际化的成长经验和经历,让成功“走出去”的河钢人,视野不再局限于“一城一地”,而是通过与世界先进企业的深度合作,努力寻找并消除在管理、技术、营销等方面存在的差距。

任何一个实体企业,技术支持永远是最重要的。

“过去,集团在技术方面还是跟随者。” 河钢钢研工艺研究所所长孙力说,“补齐‘短板’,实现向引领者的跨越,是产业升级、全面提升竞争力的战略需要,更是贯彻国家创新驱动战略、打通钢铁产业链与创效链的责任担当。”

集团加强产业与技术资源的高效融合,全力打造能够汇聚全球创新要素、开放式的协同创新平台。

与中国科学院等科技资源高地深化战略合作,联合组建河钢东大产业技术研究院、河钢集团—昆士兰大学可持续钢铁创新中心、河钢—海尔家电用钢创新研发中心,加强与世界钢协、瑞典国家冶金研究院交流……

通过搭建国内外多学科、多层次的协同创新平台,以及国际化科研共享和交流互访平台,为集团技术研发水平的提升和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提供了不竭动力。

62021日,集团承办的世界汽车用钢发展趋势与应用技术研讨会召开。2016年,集团正式加入世界汽车用钢联盟,该联盟成员包括安赛乐米塔尔等20家全球最大的汽车用钢生产企业,其成员汽车钢产品占全球市场份额80%以上。当年,集团实现了汽车用钢“整车造”、家电板“全覆盖”。今年,集团更是助力“华龙一号”建设、国产大飞机C919起飞,在国家众多重点项目建设中留下了“河钢印记”。

在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同时,集团还不断接受和融入新的经营理念、移植新的商业模式。

欧洲许多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沉淀了很好的商业模式、工艺技术、客户理念,以及高端的市场份额。集团在加快走出去的过程中,将这些先进的理念和经验化为己用:在钢铁行业率先推行大客户经理制;以“跨界”思维学习海尔管理模式;借鉴欧洲先进模式,推进管理扁平化流程再造……

在不断吸收融合先进商业模式和管理制度的过程中,集团收获了比“经济价值”更宝贵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走出了一条独具河钢特色的全球化发展之路,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丝路基金总经理王燕之说,“河钢国际化发展的战略和成就,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认同。河钢以海外发展的实际能力和突出业绩,赢得了我们的充分信任。”

目前,集团海外板块布局欧洲、美洲、非洲等地区,现拥有“四钢两矿一平台”,包括河钢德高公司、河钢南非PMC公司、澳大利亚威拉拉铁矿、河钢塞尔维亚公司、河钢德高马其顿公司、河钢德高南非开普顿公司、美国克拉赫公司,以及22个海外服务中心。直接或间接参股、控股境外公司约70家,投资遍及美英、澳大利亚、南非、加拿大、瑞士、香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员工达1.2万人。

河钢,正以更加开放的思维、更加自信的步伐走向世界!